一名大学生在教室里做着无实物表演,她的举手投足被数十个专业摄像头记录下来,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能做到高清实时采集,并实现空间数据采算存一体化;另一间教室里,在数据清洗和结构化处理的基础上,同学们在5K曲面屏前对拍摄素材进行AI渲染,数字戏剧创作不再是遥远的梦想。
这是笔者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“智能艺术教育空间”样板点看到的景象。基于华为商业市场极简全闪数据中心Pro+的加持,纷繁的数据在小型私有云架构的平台上“诗意地”栖居,业界期冀已久的闪存普惠终于迎来实质性落地的拐点。
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尽管全闪存储、全闪数据中心的呼声甚高,但时常陷入“叫好不叫座”的窘境。一是初期建设成本高,全闪存盘每TB的成本仍旧是机械盘的 3~6倍,客户在使用全闪存储后业务效率可能提升5~10倍,却往往因前期投入大而犹豫不决;二是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运营的理念尚未普及——硬件采购成本只是冰山一角,能耗、维护、升级等占据了数据中心支出的“大头”,以3到5年的眼光审视“是否划算”的问题,才能得出正确结论。
形势比人强,新的变量有望改变“温吞水”的状态。当AI浪潮席卷而来,智算中心对空间密度与能耗水平的要求远超传统数据中心,全闪存储的优势变得更为突出;与此同时,高性能、低成本大模型掀起AI普惠的狂澜,千行万业加快了数智化转型的步伐,极简全闪数据中心成为闪存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助推器,其进化方向备受瞩目。
商业市场是全闪普惠的最佳试金石
从某种意义上讲,涵盖大量中小企业、涉及丰富行业场景的商业市场,是全闪普惠迈向纵深的最佳试金石。华为中国政企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唐浩认为,基于企业规模和业务特点,商业市场用户在兼顾高性价比与可靠性、一站式购买、极简运维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,解决上述痛点是达成闪存普惠的必由之路。
华为中国政企数据存储
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唐浩
面对纷繁复杂的挑战,行业领头羊的动作尤具示范效应。2024年8月,华为数据存储率先在商业市场推出极简全闪数据中心,践行“闪存普惠、一步到位”的理念,赢得了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。
在AI渗透全面提速的背景下,时隔不到一年时间,华为商业市场极简全闪数据中心Pro+在近日完成了又一次升级,朝着“闪存普惠、一站购齐、极简易用、数智加速”的方向进行全方位蜕变,树立起崭新的行业标杆。
从介质和算法双管齐下擢升性能,是Pro+超越商业市场客户预期的核心利器。通过对数据缩减算法的优化与存储介质的创新应用,Pro+大幅提升闪存系统的性价比,实现“更普惠的高性能存储”。尤值一提的是,同步发布的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 3000融合全闪存存储,支持原生SAN、NAS、S3三大协议融合,整体性能领先业界50%,在构建AI-Ready的数据基础设施方面具备显著优势。
兼顾一站购齐与极简易用,是Pro+赢得商业市场客户信赖的必要条件。Pro+以全栈式设计理念,一体化集成存储、计算、网络、智能与虚拟化能力,提供“一站式IT解决方案”;其还从部署、运维到资源调度实现极简化,显著降低IT团队的技术门槛和管理负担,让极简全闪数据中心Pro+能开疆扩土、落地生根。
一路狂奔的AI重新定义全闪数据中心
如果说性能提升、架构优化、运维便捷是极简全闪数据中心Pro+应对既有痛点的有效路径,那么在AI一路狂奔的当下,如何打造满足人工智能落地要求的新基座,即是全闪数据中心必须破解的新课题。
华为数据存储产业发展部部长戈前程认为,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愿部署 AI,但在实践过程中会面临数据、算力、算法的诸多挑战,Pro+新方案中特别增添的“数智加速”堪称攻坚克难的最优解。
针对AI落地进程中的典型问题,Pro+采取双向发力的方式驱动智能化跃迁:一方面,对AI应用上线周期进行深度优化,实现“小时级发布”,以“即插即用”的DCS AI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摆脱困境,全面拥抱AI带来的红利;另一方面,Pro+还苦练智能化“内功”,推动智能管理平台DME IQ全面升级,新增多款智能化工具,覆盖售前方案配置、项目交付和运维阶段,全新亮相的存储智能助理“小海”有助于提升用户与合作伙伴的整体效率。